第341章:通罗之盟(六) (第1/3页)
驿馆内,须佐之男被刘璋bi的,忽然想到了以奴隶输出来做为贸易的支付手法,刘璋先是大怒,随即,却又因一个新的想法压抑了下来。
此次搞这个联合商会,他的目的,不过是提前布局,将少数民族问题,以经济侵蚀为翘板,然后慢慢引导向民族融合的路子。
这样一来,既能排除后期这些少数民族被对头利用来对付自己,又能反过头来,给对方形成钳制,甚至胁迫的局面。
他在整体的战略中,早将整个天下看做一个棋盘。不但如曹操、袁绍、刘备等诸侯都为棋子,便是四周如鲜卑、匈奴、羌氐、蛮越、乌桓、扶余、高句丽、三韩,还有这倭国,都纳入了一盘棋中。
本着棋中金边银角草肚皮的基本策略,悄然布子,形成四面八方围拢中原,蚕食侵蚀之后,进而形成十面埋伏之局。时机一至,便可成狂风扫落叶之势,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统一的大业。
所以,打从一开始,从当初下山先往并州找到高顺、张辽二人,后来机缘巧合的进入草原,收复鞑靼族兀蒙部伊始,再到后面,怂恿老爹刘焉谋取蜀中,促使张绣占据汉中,又使孙策代管吴越,所占之地,每一步走的,都是为了之后的合围之势。
这也是他初时刚出道,一战而下渤海三城,再攻冀中安国、邺城后,却毅然搬空其仓,也不贪恋留栈的原因。当然,相对来说,边地都较为贫苦,比之中原腹地多世家大族的牵绊,更易于掌握,也是原因之一。
而到了今时今日,几方布局皆定,之所以一直引而不发,是因为各处积累薄弱,冒然而动,或可勉强而定,但战后必然使得中原元气大伤,恢复艰难。
所以,他宁可耐下xing子,让各处多些发展、多些积累的时间。至少,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做到自给自足的支撑一到两场大战的水平,到那时,才是相对成熟的时机。
相对于中原内部布局,周边局势,除了目前雍凉那边,因着老早下手,在晏天牧场和糜、甄两族的贸易支撑下,又有高顺、张辽在蒲州就横扫塞外的底子,可以算是成功平定了后方。
而南边的蛮族,东南的山越,一直就没腾出手来收拾。此次幽州之行,他之所以亲身而来,一是为了破局,再也是有着一窥塞北之意。哪知一番操作下,竟尔形成今日的局面,却也是在他意料之外了。
但既已如此,何不双管齐下,一边仍按原计划推动经济策略,悄悄融合各族;而另一边,抽调倭国民力,转被动为主动,组合部分各外族兵力,再推出一人,直接冲击幽、并呢?
就算不好轻动,也可埋下一颗楔子,需要时,也再不用如此次般,由自己亲身冒险而入。只要发出指令,自可起到推动变化之力。这般一来,胜算便又大了几分。
至于说成了人贩子,娘的!能给中国人尽量多的留下些人命来,买卖些小日本的名头,担了也就担了!权当是提前为后世这帮杂碎的恶行支付利息了。
想到这儿,他原本集聚起来的怒火迅速消退,眼珠儿转转,这才做出一副为难的模样叹了口气。摆摆手,打断仍在努力推销自家人口的须佐之男,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