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吏部外郎 第四章 故事继续 (第1/3页)
第四章故事继续
过了“灯节”也即“上圆节”后。丁晋便去“吏部”上任了。
第一rì。主要是熟悉“司封司”内的情况和人员部属。热心的高九渊侍郎亲自陪同。向他讲解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将“司封司”的主要官吏一一介绍给他。因为高九渊以前在此司工作了十多年。所以对此的情形非常熟悉。丁晋由此获益良多。
话说。zhōngyāng机关中。户部书吏最多。多达千人;吏部、兵部次之。工部事情较简。礼部多是礼仪活动。刑部掌司法。事涉法律。这三个部门中。需要的是专业人士。而书吏数量自然就少多了。这是从整个部门来排名。
但是要按各司排列的话。吏部“司封司”大概是人数最少的一个司级部门。该司除“员外郎”和两名“主事官”外。有令史、书令史、以及各级小吏。二十七人。整个部门满打满算也只有三十人。所以可说是六部二十四司中人数最少的一个单位。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由。一是由于“司封司”的事务相对比较清闲。毕竟帝国的爵位、荣衔不可能太多。爵位之封爵、叙赠、承袭等事。分配到每rì来说。不是很多。
再一个原因。就是“收入”的问题。平rì没什么事。自然也就代表没什么油水。而官吏们的收入。一方面是来自朝廷给的俸禄。另一方面是来自部门放的奖励和补助。
油水多、财源广的官署。放的钱物相对来说要优厚的多。甚至可以过正常的俸禄。而有些部门却是穷的叮当响。没有创收、没有灰sè收入的来源。朝廷放“公使钱”稍晚一些。就可能连办公经费都紧张的很。哪有多余钱给部门人员?
针对各个部门的油水情况不同。也有好事者做了个比较。这些人很有才。他们以富、贵、贫、贱、威、武六个字命名六部。其中。户部的“富”字。自然是“花差”最多;吏部的“贵”字。表示赚的是贵人的油水;礼部的“贫”字。穷的叮当响;工部的“贱”字。有一定油水。不过是从下贱之人身上刮取;刑部的“威”字。刑吏们一声威武。钱财那是滚滚而来;而最后的兵部的个“武”字。表明要想财。还的从“武”上想办法。
不过。这里吏部虽的个“贵”字。却是和“司封司”没有什么干系。这个“贵吏”。主要指的是“吏部司”。此司的主要职责是“任免五品及五品以下官员”。并对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命有一定的提名权。相当于全天下成千上万名中低级官员的命脉掌握在了他们手中。这个“贵”字是完全可当的。此外。“考功司”的权利也颇让人羡慕。他的职责是考核官员政绩和诠选新官。对于官员们的升降废黜。也有一定的话语权。所以在吏部四司中排名第
而“司封司”的工作。便显的有些无趣的很。虽然名义上。它是掌封命、赐予爵品。实际上。只是上位者的“传声筒”。比如。今天皇帝要赏赐某某某为“县伯”之爵位。诏书下达到“司封司”。它的工作就是将诏书润笔后奉行。将诏书传给某人。宣示皇帝的封赏。
这样的工作。自然和权力搭不上太大的边。他们既没有提名的权利。更没有影响上位者任免爵位的能力。
没权利。自然就没有油水。没油水。自然就是个不受人待见的冷衙门。所以。除了那些主要目的是仕途而不是金钱利益的长官外。胥吏们宁肯选择次一级的单位。也不愿意在这毫无花差的的方做事。
丁晋由此想到了李主事给自己讲过的“编制之理”。如何在最短的时间看出一个官署有没有“钱途”?看编制。人员编的。一定是“肥缺”单位;长期缺员的。一定是“清水衙门”。
待丁晋了解了“司封司”的情况后。不由的为之感叹不已。李老头不愧是在zhōngyāng部门混了大半辈子。先不提他的做公能力如何。就这种jīng辟的总结。就可看出这位老官僚对官场之道的熟谙。
这一rì。丁晋所做的事。主要是认识了下自己的二十多名属下。然后给众人开了个小会。不过依然是长话短说。
正常情况下。他不喜欢那种新官上任急急吼吼三把火的做法。既然大家彼此要在一起工作很长时间。犯不着急着刚来便表现自己。自己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手段如何。以后的rì子还长着呢。他们自然能够慢慢了解。
会后。丁晋带着众人又将“司封司”的小院彻底打扫了一番。他以身作则、亲自领头。大家倒也干的兴高采烈。半天功夫。这个小院便旧貌换新颜。一扫从前那种破败凌乱的样子。让人看了。心里不由的生出些舒服愉悦之感。
第二rì。丁晋起了个大早。因为从今天开始。他也要开始让人有爱有恨的“上朝生活”了。
按照朝廷的规定。在京官六品以上及中书、门下两省供奉官、鉴定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每rì上朝参见皇帝。称“常参官”。常参官必须在五更(五点)之前就赶到皇宫宫门外。而这个时间。不管是对于后世还是这个时代的人们。都显的有些太早了点。
既然五点之前就的赶到宫门外。像丁晋这类住的比较远的官员。自然要早早起床。因为除了赶路外。还需要仔仔细细的收拾一番自己的衣装。“常参官”有特殊的礼仪规定。仪表穿着都需要符合一定标准。
此时刚过新年。按季节来说。尚属早chūn。所以天也亮的晚。丁晋、丁翼主仆二人出门时。外面还是黑黑的。于是骑着毛驴的丁翼还特意挑了个蜡烛笼。这个玩意也是丁晋闲着无聊瞎弄出的消遣。不过一用还挺顺手。平衡xìng极好。不像“灯彩”之类物事。很容易洒翻里面的蜡烛或松油。
到了皇宫外时。有早到的大臣已在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小声说话。
丁晋和几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