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任凭风浪,我自不动(十九) (第1/3页)
第一百九十六章任凭风浪,我自不动(十九)
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此时的曹操自然也就是很好的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就在他们此时在这里仔细的商量着当下的应敌之计的时候,却是又有情报传来,从新野方向,却是又有荆州兵马往叶县,宛城移动的迹象。
从手下人的手中接过,那写的清楚明白的情报,却是叫此时的曹操,隐然觉得头疼渐发。
此际,曹操等人并非没有想到要让在豫州的兵马,分作两部,从其中择一部东向,好歹也要将如今的淮北之地,先做抵挡一番,可是就在他们还没有做出这样的决定的时候,便又有了荆州方面的这一手,这明显的就是要将曹仁的兵马定在原地,不能够让他们轻易的移动。
毕竟从淮北之地,到许都,却是没有从新野到许都之间的距离短。
“魏王,诚然兵力不足,以当下的局势看,徐州方面或者不比荆北的危险来的更大,不如我们可以将都城从许都,迁到邺城,一者,邺城毕竟离此间要比许都更远一些,而从并州,到邺城,也更加的方便,当然在邺城,和许都之间,还有大河可以作为依仗,一旦大事有变,更能够让我军有更多的时间,居间行事!”却是随行的陈峤于此时发言道。
看着上头的曹操似乎有些意动,毕竟这些年来,曹操更多的时候也是在邺城停驻,而对于许都,之前有天子在朝的时候,曹操便是多时不去,而今天子不在了许都,加之当初立国都于许都,也没有好生的将此地的防务等事务有些考虑,却是因为当时便看诸多雄城,也都不在曹操的手中,却是为了将天子的行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曹操也不得不在当时尚是许县的地方,大造宫室,以为天子居所。
即便如此,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的许都在规模上,倒是还及不上从袁绍的手上接受过来的邺城,别说宫殿等物,便是城池的规模,到了如今,若不是朝廷还在许都的话,其中的人物还真是不比邺城的。
毕竟袁绍自称雄于河北之后,为了能够衬托出当时他诸侯第一的势力,再有为了配合他们袁氏一门四世三公的名望,又因为袁绍此人更是好大喜功之辈,也就将邺城,建造的甚是花费不俗,当然还是因为袁绍可也有过称帝之心,这么一来,他的居城的建造,自是可以想见其中的规模了。
如今的曹操却是听得此间有人提议迁都,却也多少有些让他心动。
“魏王,在下以为此举不妥,如今虽说刘备一方的势力强横,而我军于此战之中,也是多有下风之感,可是正因为如此,在如今这个情形下,我军更不应该轻易有什么迁都之意,毕竟如今我军正是要鼓舞军民上下,对于荆州之人做生死一战的时候,若是此时定义迁都,却是于军心民心大有崩卒之意,实在不是良善之法,还请魏王明察!”却是司马懿劝谏道。
“仲达之言,自是有理,可是在如今这个情形下,若是我军一旦不利,不管是此间,又或者是荆北,以及徐州,这三路中的一路,但有些事情,发生,可是都在许都的危险范围之内的啊!”
“却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更加的需要我们能够坚持,以魏王之尊,都能够亲临战场,却是在当下,又有何人的身份能够贵重超过魏王,而许都城中的大小官员,也都应该效法魏王,身临前线,不避刀剑,甘冒火石,身先士卒,上下齐心,若是这般,定能够让我军的情势大为一变的!”司马懿此时倒是很坚决的为曹操劝谏着。
对于司马懿此时的出首,郭嘉却是暗暗点头,对于曹操之前的动摇,作为对于曹操知心的郭嘉来说,不管曹操怎么选择,作为他来说,他都会好生的辅佐于他,当然对于此时选择迁都,在郭嘉看来,虽然有些不妥,对于军心士气当然也会有些影响,不过却也不会像司马懿说的那么邪乎。
当然只要有人检验,不做迁都之意,总是好的,毕竟在如今这样的情况下,前线上的事情,都是一团乱麻了,哪还有那么多的精力,再顾及那些,正是如此,却是让此时的郭嘉,对于此时司马懿的选择,很是赞许。
“既然仲达,觉得迁都之意不妥,想来也是有些建言,可以挡的眼前的困局了?”曹操却是略微思索了一番之后,又开口问道。
“回禀魏王,当此时虽然我军再荆北,以及徐州都是有些可以预料的危险存在,不过毕竟这些事情却都还没有发生,多少还是有些时间来让我们一一准备的!”
“当然眼下,雍州这里,却是用不着多说,对于刘备军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打,坚决地打。再说荆北,还有徐州,不管是那里,为了提振军心民意,或者可以让几位公子,各到一处去坐镇,以激励将士们用心任命,荆北这里,自是更为重要一些,可以让曹仁将军,在此领兵,至于在徐州那边,丹阳却是出的精兵之地,还有青州,这里可都是我军的良兵锁在,可以让曹仁将军,从豫州军团中,抽调些老兵,以及一些惯战的将军,于青州,徐州,再行证照一些兵马,去辅佐于公子在此间成事,当然我军也可以尽量的再压缩一下,像许都,邺城,等诸多城池中的守备部队,总是也要在合肥,和寿春两地上再打造出坚固的防线,以备荆州兵马的!”
“奉孝,以为仲达之意如何?”曹操说到底,在这个时候,还是更为相信郭嘉一点的。
“却是不知道主公,会让那位公子,去往何处为主啊?”郭嘉却是直接以这样的问话,来表明他支持的态度。
听的郭嘉如此说,曹操却是明白了他的意思。不过对于郭嘉的问话,一时之间,还真不是那么好选择的。
此时的曹操,固然是在不断的关注着战场上的兵事,可是对于后方的事情,他却也并非没有放在心上,对于成年了的儿子的争锋之事,却是一直都是曹操的心头上的烦恼事。就拿这一次的大战说起,他就为了让谁出战的事情,有些挠头,虽说当初没有让任何一个人随军而来,毕竟之前的几个儿子中,也就只有曹彰这个相对而言比较磊落儿子手中有病全,可是也曾经有过领着大军,围困许都的意图,若是让其他几个儿子,有了兵权的话,却是会让曹操更加的担心的。毕竟知子莫若父,对于几个儿子的心志,他这个当老子的,也是相当清楚的。没有兵权在手,再是相争,他都能够将之压下去,谁也不能够做的过了份,可是要是让他们中的几个人都有了兵权的话,将来的事情,可就更加的难以测度了。
可是到了这个地步,终究免不了要让他本来不想发生的局面发生的。无奈之下,却也叫曹操很是叹了口气。
“既然如此,不妨就让曹植到荆北,和曹仁一起镇守此间,而让曹冲,先至青州,再到徐州,征兵五万到合肥一带镇守,当然从曹仁军中可以抽调兵马以为曹冲手下的基干,并以此成军,却是要让他们加劲训练,以防不测,务必做到成兵成军之时,方能够上的战场!”
“至于许都的留守之事,自然一切都交给曹丕处理,务必要做到保证各处兵马所需的军需粮草,无一松懈,好生的供应前方大军的用度!”
曹操如此做,自是让曹植和曹冲多有了些变异,不过对于总理后方事务的曹丕,手中的权利,自然也是非同小可的,毕竟不管是那一路人马,可都是要从他那里得到粮草的,不然兵败很是轻松的事情。当然在这个时候,不管如何,曹丕定然不会做出这种自毁长城的事情来的,若是还在先前不是他一个人主持此间诸事的时候,或许他还能够在其中做些小动作,而今却是让他将许都城中的大权独揽,却是在有权的时候,身上的责任,也是自然的增加了许多。
曹操的军令自然很快的就送到了许都城中,对于如此的变化,倒也让在城中的曹丕,曹植,还有曹冲三个人,都有些诧异。当然在诧异之后的,自然便是各有欢喜了,当然对于这样的情形,却是个人自由个人的自问在心头了。
像是曹植,在先前的时候,他对于许都城中的事情,虽然还担着一个共同处理此间事务的名位,可是他总是知道对于这些具体事情上的处理,他却是不如他的兄长和小弟的,故而他也就不怎么说话,毕竟多说多错,他还不如保持沉默是金的状态,反正但有功劳,纵不能少了他的那一份,而要是有了责任,他相形之下,也不会成为事情的主要责任人的。
而今却是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却是接到了要让他用兵前线,去到荆北和曹仁一同镇守的命令,对于这样的事情,曹植自然很是高兴的。虽然说如今这个时候,雍州和江东的事情,都很是有些麻烦,可是至少这个时候的荆州这一边,倒是没有什么大的动作的,况且在他身边,可是有曹仁这样的百战名将在,他当然不需要做太多的担心,当然他自然也是清楚自家的优劣之处的,虽说他也曾有过要做幽并游侠儿的野心,不过他更多的时候,还是嘴上的功夫要比他手上的功夫更强的,故而此时让他前往荆州,他也是知道,更多的也是借重于他的这个魏王之子的身份,来鼓舞将士们的军心士气,好让他们能够有更好的发挥罢了。
对于这样的事情,曹植却也算是比较轻松的,谁让他更加的会作诗写赋呢,当然曹植这个人,还有一个优点,也就是能够和各种人,都能够说的上话,却是没有一般世家公子的那种架势,倒是有些相逢一杯酒,交友四海稠的倡议,故而让他到荆北去做些宣传鼓舞之类的事情,也当是简单的。所以对于此时曹操对于他的任命,曹植自是欣欣然便去上任去了。
当然对于此时的曹冲来说,他的父王,给他的任务,却是更加的责任重大了一些,虽然说此时的徐州方向,并没有荆州兵马的出现,可是那样的场景,终究会出现的,而对于他来说,要去合肥和寿春,镇守此地,这说的严重点,可是曹操已经将他用作了一方镇守大将了,若是此次他能够在淮北之地有所成就的话,其地位,至少也会和曹彰一样,可以独领一军,对于曹冲,他自是有心于魏王世子的位置,可是对于他的兄长,曹丕,却是平素里,太是稳重了,却是让人根本就不能够发觉到他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要从这样的人手中拿下那个位置,对于曹冲,这个自认也是能力过人,也很是得到曹操信任和爱护的儿子来说,他还是觉得太过困难了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