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将帅失和 (第1/3页)
易封尘转过身来,望着次子易行之,长叹一声,说道:“谁能料到十年前的小儿,今日竟为东南雄主。容雁门攻克渝州,我等才知南平大军将征蜀地,徐汝愚大概一直就在等待此时的到来吧?”
易行之年近不惑,唇上髭须浓密,剑眉入鬓,一双眸子炯炯有神的望着城墙下浑浊浩荡的江水,听父亲这么说,怔在那里,心里几乎不相信父亲口里说出来的话,但是眼前事实又是如此。
南平西征,东海将帅失和,祝氏三分,江宁一统越郡的强大阻力在一时间都崩溃瓦解,江宁也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不是刻意谋略,那徐汝愚的运气真是好得惊人。
易行之想起一事,说道:“徐汝愚统一越郡,将威胁到东海在东南的地位,陈预怎会甘心坐观江宁在越郡兴兵事。”
易封尘微微摇了摇头,说道:“东海将帅失和,有其内部的因素在内。陈预相逼陈昂退隐,取得东海大权,东海诸将心中便有了梗刺,陈敬宗、田文光、褚文长等东海大将都是陈昂亲授的弟子。此外,张季道大权在握时间过久,仪兴宛如他一人之天下,卫族在东海之战中被迫向陈族称臣,未心甘愿受陈族压制,陈预为笼络万嵘将龙游一邑献给东海,允诺任其独领一军,陈族不干预之。诸般因素若无徐汝愚居中作用尚不至于在同一时间爆发出来。”
易行之诧道:“东海将帅不和,乃江宁离间之功?”
“江宁若真行离间计,在宛陵不售也。陈预非是无能之辈,张季道、万嵘等又对徐汝愚存戒备之心。徐汝愚南归江宁,青卫军越过议定边界进入翠屏山北麓,又在江水北岸集结中垒军与五校军,迫使东海做出相应部署,在此之前,我等旁观者皆以为江宁与东海即使不爆发大战,也将生隙,边境再也无法安宁。然而徐汝愚一番调兵遣将,却使东海将相不和的矛盾激化。焉能不以为这一切都在徐汝愚的计算之中?”
易行之说道:“范阳船队过东海海域,江宁出兵意在威慑东海不得轻举妄动。”
易封尘说道:“我初时也这么以为。只是陈预在龙游集结大军与江宁的广陵驻军相抗,徐汝愚却视之如未见,悍然率领一支轻兵渡江侵入越郡。徐汝愚怎会在与东海之间的矛盾没有缓和之前便轻率的向祝氏挑起兵衅?徐汝愚料定东海不会无法对江宁产生威胁。”
易行之笑道:“父亲想岔了。陈预未能调动彭城大军南下与江宁相抗,徐汝愚自然看出东海将帅不和,所以才敢率领轻兵渡江侵祝氏。此间事实与徐汝愚早就算计东海又有什么关联?”
易封尘捋起斑白长须,说道:“我只是从中看出几处疑点。范阳船队过东海,江宁有无必须调动近十万的兵力威慑之?徐汝愚率轻兵侵祝氏,陈预继续在龙游增兵,至此已有五万众,江宁非但不担心,还将广陵的一部兵力抽到江水沿岸,徐汝愚果真认定东海内部的矛盾不会暂时缓解过来一起对付江宁?”见易行之依然一头雾水,继续说道,“去年江宁与东海约定边境息兵之议,江宁只是要求将万嵘调离龙游。至少可以看出徐汝愚从那时起就在算计东海。”
“啊…”
“万嵘手中一万五千精兵只听他一人调遣,他与素有野心的张季道是东海内部不稳定的两个最大因素,然而两人在去年之前,一南一北,都不足以对抗宛陵的权威,只是陈预失之轻心,将万嵘调到睢宁与张季道为邻,外姓将领才在东海北面形成与宛陵本宗对抗的势力。陈族精锐兵力都是北线外姓将领手中,陈预为保住权势,只有增加手中的筹码。与江宁之间的矛盾,让他有理由在南线调结大军,但是他不会轻易对江宁发动攻势的,陈预禁不起一败,一败,陈预手中再无制衡外姓将领的力量。”
易行之说道:“江宁崛起,将威胁东海在东南的地位,陈预若能缓解与外姓将领之间的矛盾,完全可以调动北线兵力南下,我江津配合之,一同瓦解江宁即将对越郡发动的攻势。”
易封尘苦笑道:“徐汝愚算无遗策,此时才见其妙。江宁便是趁势暂时压下统一越郡的野心,张季道、万嵘等人又会愿意率领大军在南线停上多久?外姓将领的势力集结在北线,主要集中在张季道经营多年的仪兴府,南调作战,他们焉能不担心陈预趁势削弱、解除他们的兵权?”
易行之怔在那里,呆呆望着空处,过了半晌,才回过神来,说道:“即使江宁统一越郡不可逆改,我易家为何不采取更积极一点的态度?”
易封尘自然知道他口中所谓积极一点的态度所指何物,苦笑着问道:“江宁遣使邀降吴州,而视兰陵祝昆达、祝同山如未见,你以为江宁意欲如何?”
说道:“徐汝愚奉祝白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