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章 房二版《三国演义》!!! (第1/3页)
陈寿字承柞,巴西安汉人,作撰魏、吴、蜀三国志,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计六十五篇,汇为《三国志》。”大哥一面给大腹便便的嫂子挟菜,一面慢条斯理地言道。
“啊?是他!”我x,竟然是《三国志》的作者,《三国志》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认为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就毁弃了自己的著作。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书可以同《史记》、《汉书》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一直流传到现在。
而后世的著名忽悠大师罗贯中就是从《三国志》中提取了大量的素材之后进行了加工,成书为四大著中成书最早的一本《三国演义》。
想当初,小学还没毕业的我唯一敢半夜狂啃的也就俩,一本是《西游记》,另一本就是《三国演义》,再长大一些,还是觉得《三国演义》百看不厌,那本描写东汉末年,乱世中群雄逐鹿的奇书《三国演义》的开场白。如果要评选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影响力最深远的文学作品,我绝对认为非《三国演义》莫属了。
东汉末年: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三国鼎立: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蜀汉五虎:一些引人入胜地故事。火烧赤壁: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且不说《三国演义》在文学、史学、军事方面的重要价值,仅仅是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诸葛孔明草船借箭,赵子龙七入曹营,张翼德喝断长板桥等这些烩灸人口的故事,一闭上眼,一位位英雄活灵活现地在我的脑海之中闪现。
“少爷您这是怎么了。嘴里老是嘀咕什么草船?”绿蝶细心地理我打散了发髻,拿着梳子清理着。
“三国啊三国。我的最爱……”我很感慨地摇晃着脑袋,站起了身来,没理绿蝶的叫唤,披头散发,一副行为艺术家地模样在屋里溜达感慨。不行了,越想越激动,本公子整日里无聊得透了底了。整天看那些文言文,子曰圣人云,听着就头大,看见就火冒,咱就把《三国演义》给摆显出来,日后老了,也有得消磨时光的消遣品。就算拿给子孙们当教材,也比那些屁话连天地圣人典籍强上百倍。
-------------------------------------------------------------------------------------------------
本公子一扭屁股。面着对门口,仰天哈哈大笑三声,很帅地打了个响指,一扭头?俩丫头小脸发绿,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