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打保票 (第1/3页)
杨厂长和魏大姐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啊?
也是有原因的。
敢情自元旦以来,他们之所以对服务公司的成绩和动态没做太多关注。
除了思想上的轻忽以外,也是因为他们和其他厂领导一样,几乎都被上级发布的一个人事命令牵住了精力。
那就是各单位奉命开始清理整顿“以工代干”的事儿。
说起来,这也是非常时期所造就的一种特殊现象。
前些年的时候,由于政治风波动荡,干部迅速减员的同时,干部来源也持续变少。
于是为了维持社会职能正常运转,许多政治过硬的工人就被借调去顶替干部的工作。
简而言之,就是关系留在原单位,暂时用工人的身份行使干部的职能或者职权。
这就叫“以工代干”。
应该说,在当年社会结构非常僵化、社会流动基本冻结、个人出路很少的情况下。
谁能取得“以工代干”的身份,是件非常令人羡慕的事情。
像第五代导演张艺谋1974年当工人时,自己苦学摄影。
他最大的人生梦想,就是能到厂工会或宣传科当个“以工代干”的宣传干事。
但也得说明白一点,由于编制问题。
这批人尽管掌握了一定权力,但在福利和待遇上却不能和真正的干部比肩。
他们的工资只能按照原单位的薪酬支取,顶多是领些额外补贴和津贴而已。
干部和工人身份对他们来说,始终是一道鸿沟,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
这就让他们对自己的身份感到尴尬,也难免有一种失落感。
而他们最大的梦想也就是谋求转成正式干部,尽快把“代”字去掉。
偏偏由于素质和教育程度所限,许多人不仅思想很“左”,自身能力也远不能胜任干部的工作。
所以动荡年代一经结束,他们的存在就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对改革的顺利发展形成了阻力。
于是国家就不能不痛下决心宣告这项制度进入历史了,现在就到了让这批人交出手中权力的时候。
具体措施是肯定一小部分人的成绩,说符合条件可以转干。
同时也指出大部分人不符合干部条件,不能胜任本职工作,原则上要回到工人岗位上。
最后还明确要求,今后不得再使用“以工代干”这样的词汇。
那不用说,这决定着众多人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