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二章 最后的……喧嚷 (第1/3页)
景翰十年七月上旬,山东郓州。
自六月中下旬官兵大破梁山岛后,宋江等一众梁山精锐的逃亡,在郓州一带,已经持续半月的时间。大概从最初十余天里的疯狂肆虐中醒悟过来之后,大概是从七月初七开始,整个梁山军势为之一变,将局面带入了相对诡异的静默状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至少在这段时间里,由吴用、朱武等人操控的梁山部队,进行了几次相当出色的战术运用。
从独龙岗的一战,梁山被宁毅自巅峰状态狠狠打落,到后来精简人员十不存一的开始逃亡,梁山所面临的,其实也不全是墙倒众人推的凄凉景象。这时候的绿林,讲究的是道义,当梁山真正陷入低谷之后,愿意在这时候伸出手来雪中送炭的人,也并不是没有。
水泊附近的山东一地,至少在山东的东西两路中,算是官府力量最为薄弱的地方之一。这片地方上山头林立民风彪悍,五六个人,七八把刀就敢占山头为王的,梁山当初打出的聚义旗帜,其实很合大家的胃口。当梁山一路烧杀想要将怨气往官府方向积累的途中,令得许多这样的小山头开始仇视梁山,但更多的,还是选择了静默、退让与两不相帮。
而在宋江等人逃亡的十几日里,另一些因梁山之战被驱赶、打散的兵卒头领,也已经零零碎碎地分布在了整个郓州、济州的区域里。这些人中,有的还想过去与宋江等头领汇合,也有的甚至结交了一些朋友,想要在梁山为难的时期过去热血一把的,至少在宋江逃亡的十几日里,就曾有好几拨的绿林豪客赶上或是遇上了他们的队伍,想要入伙或是提供帮助。
对这些人,宋江不是不想用,更多的是不敢用。因为宁毅的诡计太多,已经让他们屡屡吃瘪。如今好不容易将军队内肃清一遍,谁知道这些新入伙的人会不会是宁毅的安排?
出于这些考虑,他也只好无比感激地做出婉拒,留下话语是:“如果我等脱得大难。欢迎各位前来聚义,但此等情况下,便不好连累各位兄台,只是如此大恩大德,必将铭记于心。”云云。他说得诚恳,众人便也道若有什么困难只管开口。
事实上,如果开口就能解决困难,宋江早就不客气了。
但是在七月初六这天以后,这些散布于周围州县的溃散逃匪,还是被吴用、朱武等人巧妙地运用了起来。这一片地方原本就地广人稀多荒山,宋江等人一路烧杀,军队与独龙岗的两千多人才咬得紧些,当他们放弃烧杀,全力隐藏踪迹甚至于分成两股、三股逃亡时。宁毅等人就要费上更多的时间才能准确把握住对方的踪迹。
而与此同时,大量的假情报也被梁山这边放了出来。他们派出人手联络各地的溃兵、逃散的头领,下达各种命令,希望他们挑起混乱,又或是放出准备打哪里,让人配合的消息。这些命令不见得会被多少人执行,然而即便有一部分人愿意配合,当各种情报反馈过来,宋江等人的踪迹,就在郓州一带的山间变得模糊起来。
这样的情况连续几日。不管是谁都明白宋江等人将有大的动作。方督行那边也不敢怠慢,令武瑞营的剩余兵力往郓州一带增援,但即便如此,附近的水泊、群山之中仍旧有大量区域可供宋江等人腾挪。众人能够确定的,也仅仅是这支逃亡队伍半天到一天以前的情报,就算偶尔将这个时间缩短一些,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战术上的事情,宁毅很难在现有的条件下起到太大的帮助了。宋江的队伍中固然还有几名奸细可用,但一来宋江加强了对头领、士卒的监控。二来这样的奔行当中,双方连接头的可能都没有,又哪里有操纵奸细的机会。
万余人在这样一片还算相对有主场优势的地方追捕三千多人,要真正揪住,是迟早的事情。这边强硬起来之后,对方士卒的心理层面也必定会面临崩溃。但一切都需要时间,在这之前,只能交给方督行、何睿、栾廷玉这些人去操作。就在这样的屏息等待里,初十这天拿到关于陆红提的消息,对宁毅来说委实是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