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全本 排行 记录
1907章: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最新网址:m.shengxuxu.net

1907章: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第1/3页)

随着边防需要的东西越来越多,啊开中制已不仅限于纳粮,由于军事需要,还曾纳马、纳铁、纳茶,以换盐运销。只要是朝廷需要的东西,都能够以盐引作为交换来吸引民间商人参与其中。边境驻军从最初需要粮草发展到需求各种军需物资,之后边境驻军的需求可以由朝廷支付白银供给时,盐引作为可以谋利的工具便直接向商人出售以换取白银,白花花的银子,大把大把的入了晋商的口袋,这无不壮大了晋商的实力,其次,山西矿产资源丰富,手工业和加工制造业当时已初具规模,这又为晋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得晋商逐步走向辉煌;此外,由于晋南一带地窄人稠,外出经商成为人们的谋生手段,晋中商人当时已遍及全国各地,北京城曾流行这么一句话:”京师大贾数晋人”。随着商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维护自身的利益,晋商的商业组织慢慢形成,一跃成为国内势力最雄厚的商帮,天下都有他们的足迹,许多人甚至把他们和意大利商人相提并论,给予很高的评价。商业的发展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财富,而且也改变了当时人们多少年”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他们都说”家有万两银,不如茶庄上有个人”当官入了阁,不如茶票庄上当了客”。这种观念从明初晋商就一直执行,不仅仅如此,他们甚至利用手中的聚聚了大量的财富,资助东南——“西北一带的读书人,这一带向来比较缺水,比较穷困,所以没人理会,外加地方官比较也不想在这个地方呆太久,并没有真正的治理,于是这些地方的百姓的日子过得比较苦。生活艰苦,饭都没处吃,自然没条件读书。没条件读书,自然考不上功名,考不上功名,自然没官做,日子更加困苦,可大明的科举并没有限制次数,况且与平头百姓来说,科举是最合理,最公平的一种制度,只要你文章够好,只要你才学够好,书读得好,那就一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决不是随便说说的,而且并不存在歧视,为了照顾这些穷苦地方孩子读书热情,从明仁宗时确定,会试按地域分配名额,按“南六十”、“北四十”的规定录取进士。之后比例偶有调整,但按地域分配名额的制度一直没变,这种合理制度,无疑是给了东南——“西北一带的读书人提供了希望,而晋商给了他们钱财上的支持,这种捆绑式的资助,可以说给晋商带来了说不清的好处。

大明的天下,延续了宋代的体制,一言蔽之,即“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是理解与认识宋代官僚政治体系的关键。皇权、相权、台谏之权,构成宋代朝廷中的三角,三者互相限制,又互相倚恃,形成“共治”架构。宋初完善法制,提倡依法办事,奠定了“共治”架构的稳定基础,大明不管愿意不愿意,这种体系没变,皇帝通过科举制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shengxux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