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7章:琴书萧散日初长 (第1/3页)
只可惜,没等到“来年春天”,明仁宗就在当年的五月驾崩。在遗诏中,仁宗仍强调:“四方仰咸南京,斯亦吾之素心”。只是继位的宣宗朱瞻基自幼跟随就藩的祖父明成祖朱棣在北京生活,虽不愿违背父皇的遗愿,却也不愿再回銮南京,使得北京名为“行在”,实为京师;南京名为“京师”,却实为陪都。说是陪读吧,但北京城的有的衙门,这里全都一应俱全,也就是说两人从根本上就是真假美猴王,当然了,要分得仔细些,还是能分辨出真假的,北京是都城,是京师,是天子脚下,在级别上还是要高那么一点,所以北京的六部衙门才是真正管实在事的人,而陪都就对不起了,一个六耳猕猴,长得再一模一样,后娘养的就是后娘养的,理论上有着相同的地位。虽然远离权力中枢,南京却保留着一整套中央机构,包括六部、六科、都察院、大理寺、国子监等等,甚至连太医院都有,这些官职之中,除了负责南京军务的兵部尚书、总督储粮的户部右侍郎以及户部这些重要职位的上的官员有些实权外,其他的职位,差不多形同虚设,在这里做官,虽说是清水衙门,但也不是没有好处,离开了权力中心,没了勾心斗角,没了忙不完的国事,琐事,所以被发配到南京的官儿,大多数是在朝堂斗争中失了势,被发配到这里颐养天年的,每日的工作除了喝茶、看书,熟悉朝廷的报纸外,还真没什么事情可以做,由于南京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古迹众多,来这儿的人期初还有些不甘心,可时间一长,除了几个认命的外,其余过的多是落寞的日子。
在官职上,因为六部与京城一般无二,所以职位上并无大小,但权力上谁都知道谁的好了,说简单点,南京的官职,不过是充充门面,花架子一个没什么多大的用处,这样的官儿再多,不过是朝廷多给了些俸禄而已,并非什么大事,杨峥让张本效仿南京的官员设置,其目的很明显,安南的这些官儿迫于囚徒困境才投靠过来的,若当真来了尚书,自己还真招架不住,可不招待,说出去的话儿,如泼出去的水,自己岂不是成了言而无信的小人,这样一来,其他的官儿,百姓如何看相信自己,所以招待是一定要招待的,所以想出留都南京官员设置的法子,反正是让你喝喝茶,看看书,遛遛狗,再给你买个单而已,比起能迅速平定安南,走上一国两制的道路,这点银子着实不算什么。
杨峥这么一说,张本立即就明白了过来,如杨峥所言,从大体来讲,南京的中央机构与北京是相对应的,级别也相同,但毕竟皇帝与内阁俱在北京,所以南京各机构的职权大大小于北京相应机构。其权限一般仅限于南京和南直隶(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两省与上海市),当然言官除外。所以南京各部的清闲职位常常成为打发不受欢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