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出人意料的合作方式 (第1/3页)
2001年是华夏钢铁市场的一个重要节点。
在那一年,华夏钢铁市场经历了一场大波动,引发了此后长达数年的钢铁寒冬。
在2001年初,钢铁价格仍处于高位运行的状态。
但随着美利坚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和全球经济的放缓,华夏钢铁市场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产能过剩和需求下降。
曹阳对此是有一些印象的。
此轮价格下跌持续时间长达数年,导致许多钢铁企业陷入亏损,甚至破产倒闭。
尽管在2001年,华夏钢铁市场面临着如此严峻的形势,但华夏钢铁工业的产能和产量仍在不断增加。
各个钢厂产能盲目扩张,导致供大于求的局面长期存在。
哪怕是今年开始吃亏了,也没有改变华夏钢铁工业走向过剩、低效、低品质的发展道路。
随便列几个数据,大家就知道2001年的时候的产能情况了。
排名第一的中钢,钢铁产能已经达到了1.5亿吨。
排名第二的宝钢,钢铁产能已经达到了1亿吨。
老三鞍钢集团的钢铁产能也已经达到了7000万吨。
哪怕是老四武钢集团,它钢铁产能也已经达到了5000万吨
除此之外,后面还有一大堆的钢铁厂家。
而这个时候,世界经济老大的美利坚,钢铁的产能只有1.4亿吨,老二东瀛更是只有7000万吨。
甚至其他几个钢铁产业实力强大的国家,产能加起来都比不过华夏。
可想而知,作为地方企业的广钢、韶钢,压力有多大。
不过,对于南山这个潜在的大客户的拜访,两个公司的态度却是有所不同。
“曹总,广钢的人有点高高在上,虽然想要我们的订单,但是又觉得自己很厉害的样子。”
“我们找他们合作,我觉得不可行啊。”
曹阳今天带着潘金兴、何清泉、张富贵、曾婷婷等人去广钢拜访,本来是有个大项目要找他们合作的。
奈何人家的态度让曹阳开口的兴趣都没有了。
为此,小秘书也是意见很大的。
“广钢在羊城算是大企业了,不管是产值还是员工数量,亦或是行政地位,都不是南山可以比的。”
“那帮人还沉浸在自己的荣光之中,我们就不用特别去纠结他们的态度了。”
这年头的国企,虽然日子远远没有后世那么好过。
但是大家看不起民企的态度,却是差不多的。
所以曹阳虽然心中也不爽,不过也谈不上多么的生气。
合不来,那就不合作了。
自己有世界领先的各种轴承钢、模具钢、齿轮钢、弹簧钢等特殊钢的配方,甚至对相关的工艺也都有独到的见解。
害怕找不到合作的对象?
要不是中钢、宝钢这些企业的级别太高,规模太大,自己跟他们合作担心被吞的骨头都不剩下,曹阳才不回去找广钢呢。
“曹总,我们真的要投资一座钢铁厂吗?”
“哪怕不做粗钢的冶炼,也至少需要几个亿的投资,是不是不划算?”
何清泉虽然也是希望解决国产特殊钢的问题。
但是让南山自己去投资,他是不赞成的。
所谓术业有专攻,他不觉得就南山研发中心特殊钢小组研究出来的那些工艺改善能有多厉害。
至于所谓的独家配方,就更加让人怀疑了。
哪怕是有韶钢或者广钢帮忙修建,最终是不是能够生产出合格的特殊钢出来,他也是很有疑问的。
“我们以后的变速箱和轴承、齿轮产量上去之后,单单公司自己每年的特殊钢需求就会超过10万吨,甚至超过20万吨。”
“这么大的需求,如果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话,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
“而从国内采购,又没有办法买到合格的特殊钢。”
“现在大型模具开始暴露问题,那后面我们要是生产大型轴承、大型齿轮,是不是也会出问题?”
“这就是必然的答案。”
“还有那些压机的曲轴,现在都是从外面采购的,材料也是使用的进口材,导致我们的压机成本无形之中高了不少。”
“这些都意味着南山需要一个稳定的特殊钢来源,国内的钢铁厂家不能满足,我们就自己想办法满足。”
曹阳的态度是非常坚定的。
特殊钢太重要了。
关系着他后面的一系列发展战略。
当然了,已经白热化竞争的钢铁市场,他是没有兴趣过去跟那些虚胖的国企竞争的。
在全新的高端特殊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