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章 说得再多不如一做 (第1/3页)
苏石的到来,为所有的汉人带来了福利,也让他们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
折继闵此时一身便服的行走于大街之上,看着眼前这一幕,他都已经有些麻木了。
从低价粮食开始入城的那一刻,他便感觉到不可思议,他认为这哪里是卖粮,分明就是在送粮嘛。
如此的多的粮食拿了出来,难道龙始帝就不怕吃亏吗?
嗯,他一定是做样子,这样的低价粮或许会有,但一定不会太多,普通的百姓根本应该抢不到多少才是。
可跟着,事实就打了他的脸。
当低价粮源源不断而入,且最终百姓都开始视若无睹起来时,他才知道自己错了,也终于知道,苏石这一举动可不是什么沽名钓誉,而是真心的为百姓好。
这时他才看出来,苏石与赵宋的不同。
赵宋是说得好听,可实际上呢?
口口声声做什么事情都是为了百姓,但谁到底才是真正的百姓,谁又能代表真正的百姓呢?
是朝廷上的那些大老爷们?
是的,在赵宋或是说很多封建王朝,真正可以代表百姓的就是那些在朝堂上的大老爷。这也是因为皇帝每天见到的都是他们,平常百姓根本就接触不上,自然而然,这些臣子和权贵们就代表着百姓。
但凡是有利于他们的政策,他们就会高呼陛下圣明。
反之,若是影响到了他们的利益,这些人就会极力反对,并说这会影响到百姓的生活等等,从而以大义来压得皇上不得不改变政策。
就像是赵宋建国这些年来,都说是富宋。可真正的百姓呢?他们多数人还是穿不暖和吃不饱的状态。
就算是在汴梁城,冬天来临的时候,可以看到的也全是穿着纸衣的百姓而已。十天半月都吃不到一顿肉,吃不到一点的荤腥,这就是盛世之兆了?
相比之下,苏石所做的却是实实在在的事情。
看看这些低价粮和低价肉吧,新建立的龙国商店里面都堆满了,其价格之低廉,甚至可以说是让人发指。
尽管商店里的那些工作人员也说了,现在是因为龙国刚进入西境,是考虑到百姓们因为长时间吃不饱,身体缺乏营养,这才提供的优惠活动。等三个月后,百姓的身体变好了,这些粮呀、肉呀也会相应进行一定的涨价。
但就算是三个月的时间,也让所有的百姓对苏石是感恩戴德。甚至有些激进性的百姓,直言,这一辈子可以一顿吃上六个菜,便是让他们去死都是值得。
低价粮、肉,这是关心百姓、呵护百姓的一种表现。跟着给百姓工作,让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多赚钱,这就是授人以渔的行为了。
修路也好、建房也罢,只要你肯努力,到了晚上就可以得到不扉的工钱。
折继闵粗算了一笔帐,百姓努力一天的工钱,就够一家五口吃喝五天的。也就是说,一月只需要上工六天,便是吃喝不愁了。
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