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解决办法 (第1/3页)
“如果下令,或者出台法律,让每个适龄儿童必须接受教育呢?”薛公终于明白栗腹一直以来的担心了。
“不行,现在出台法律只会起到反作用。赵国目前只有河套地区在每个县乡建立了学院,如果出台法律强制适龄儿童上学,就是逼迫一部分人离开河套。我们之前辛辛苦苦做那么多工作,是为了让他们留在河套,现在怎么能将他们往回敢?”栗腹果断的摇头。
适龄孩童入学率低是时代因素限制的,百姓连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都没有解决,一天只能吃两顿饭,你想让他把目光放的长远也没有办法放的长远。
你快要饿死了,面前有一块馒头,和一座金山,你选哪个?
答桉是显而易见的。
为什么入学的大部分都是士卒出身?因为这些人家中有壮丁,顶梁柱还在,有些甚至有军功在身,家庭比较富裕,完全能够支撑起孩子上学。
而有些家庭,家中顶梁柱已经去世了,孩子还没有成年,即便是免费也上不起学,因为孩子要帮家里砍柴,灌地,春米等等。
当然,有一部分是迫不得已,还有一部分是真的目光短浅。
毕竟后世都有人认为读书无用,更别说这个时代了。
“那……改为激励呢?”薛公说道。
“具体点。”栗腹说道。
“每个学期结束之后,学院评选出优秀学子,由院长到其户籍地,在所有人面前进行嘉奖。并对培养优秀学子最多的里和乡进行嘉奖。然后将培养优秀学子的数量作为衡量各级官吏升迁的指标之一。”薛公缓缓说道。
面子嘛,谁都想要。
别人家的孩子在学院成绩好,让父母在大家面前露脸了,挣足了面子,你不羡慕?不嫉妒?
怎么办?那肯定是将孩子也送入学院,然后超过别人家的孩子。
赵国只有冬季三个月以及夏季三个月教学,春季和秋季是不教学的。所以每三个月就是一个学期。
主要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