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 煎蛋 (第1/3页)
1956年,亨利·罗特率领法国探险队在撒哈拉沙漠发现了1万件壁画。
第二年,他将总面积约11600平方英尺的壁画复制品及照片带回巴黎,一时成为轰动世界的奇闻。
从发掘出来的大量古文物看,距今约1万年至4000年前,撒哈拉不是沙漠,而是大草原,是草木茂盛的绿洲,当时有许多部落或民族生活在这块美丽沃土上,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化。
这种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是磨光石器的广泛流行和陶器的制造,这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在壁画中还有撒哈拉文字和提斐那古文字,说明当时的文化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这一消息在当时无疑是极其震撼和轰动的,无人可以想象,蔓延超过九百万平方公里的黄沙大地过去曾经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与草原。
放到如今,人类早就对地球历史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两相印证下,并不值得再为之轰动。
只不过,当众人看到壁画上那牛羊成群的画面,再与洞外一片寂寥的场景想对比,依旧能体会到其中的错愕与惊奇。
壁画的表现形式或手法并不复杂,但是内容丰富多彩。
从笔画来看,一股粗犷朴实的触感油然而生。
毕方凑近了些,轻轻吹走墙壁上的灰尘,画面瞬间清晰了几分,甚至连色彩好似都艳丽了起来。
“在工业化时代之前,颜料是一种很昂贵的东西。”
“但人类从不缺乏制取颜料上的巧思,冰河世纪期间,那时候人类的一生野蛮而短暂,却仍可以找到时间进行艺术创造。”
“西非海岸线上的布隆伯斯洞穴出土了十万年前的工具遗迹:有用于捣碎红赭颜料的磨石和石锤,还有用于混合动物脂肪和尿液来装饰身体、兽皮和洞穴壁的鲍鱼壳。”
“在肖韦、拉斯科和阿尔塔米拉洞穴里,那些绘于1500至3500年前的岩画所用的颜料则是黑炭、白垩和碎骨,以及似泥土般泛红与黄色的红赭铁氧矿物,更是见证了早期人类在使用色彩上的高超技艺。”
“但是经典的正红色不能从铁氧化矿物中提取,因为后者的红色出自于泥土,在色度上不及日落或血液的红来得荣贵。”
“大部分壁画都是用不同的岩石和泥土,如红色的氧化铁、白色的高岭土、赭色、绿色或蓝色的页岩等充当颜料,部分还会使用血液和动物油脂,我们面前的就是这种。”
毕方凑近闻了闻,尽管隔了数千年,可他依旧能嗅出些不同的气味,那是一头受伤的牛,腹部流出汩汩鲜血,或许是为了将其更生动的表现出来,绘画者直接使用了真实血液。
或许是时间太过久远,壁画上已经看不出血液的红,反而更像是褐色。
倒是另外几处的画面颜色更加生动,能够一眼看出红色。
毕方上前闻了闻。
“通过台地上的红岩磨成粉末,加水作颜料绘制而成的,由于颜料水分充分的渗入岩壁内,与岩壁的长久接触而引起了化学性变化,溶为一体,因而画面的鲜明度能保持很长时间,几千年来,经过风吹日晒而颜色至今仍鲜艳夺目。”
“也算是一种颇为奇特的现象。”
【靠鼻子判断颜料种类是个什么技能】
【我想学这个】
【怎么什么都想学?不教!】
【叼】
蔓延十数米的岩壁上,除了牛羊外还有许多人物像。
很多是雄壮的武士,表现出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威武神态,手持长矛、圆盾,乘坐在战车上迅猛飞驰,表现出征场面。
也有些身缠腰布,头戴小帽;有些人不带武器,像是敲击乐器的样子;有些似作献物状,像是欢迎“天神”降临的样子,或许是祭神的象征性写照;有些人像均作翩翩起舞的姿势。
至于再里面,太过昏暗,就有些看不清了,毕方也没有冒然点火把。
“老实说,我对壁画真不太了解,也就只能从历史角度和化学颜料上做个匹配了,想从文化角度分析个一二三出来也做不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