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烟漫天 第八十三章 中东攻略 (第1/3页)
作为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二场地面战争。中东战争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
有意思的是,因为在大陆战场上,交战双方投入200多万兵力(美俄联军140万,集约集团联军约70万)的第三轮进攻战役,即由代号“卡马洪流”的北部战役(流经彼尔姆的卡马河是伏尔加河的主要支流)与代号“普里皮亚季”的南部战役(普里皮亚季河是第耶伯河的主要支流,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就在这条河上)组成的大规模战略进攻行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所以中东战争打响的时候并未受到高度关注。
当然,这与中东战争的重要程度没有任何实质性关系。
以当时的战局,中东战争到底有多重要呢?因为中东地区相对狭窄,而且战场北面是多山的小亚细亚、南面又是宣布永久中立的约旦,适合大兵团作战的战场面积不到100万平方千米,所以能够容纳的地面部队非常有限,也就不能以双方动用的兵力来衡量这场战争的重要性。客观的讲,双方在中东战场上的指挥官就能证明这场战争的重要性。美军的指挥官不是性格暴躁的施泰德,而是智勇双全的阿尔梅尔。根据美国陆军的人事档案,在中东战争爆发之前,一直是由阿尔梅尔在莫斯科负责中东战区的作战部署,施泰德则在土耳其继续指挥俄罗斯战场上的美军,即杜奇威让阿尔梅尔去莫斯科,只是疑兵之计。与美国陆军怕见天日的做法比起来,共和国陆军就要直接得多。从始至终在中东战场上指挥共和**队作战的都是陆军上将李东石。
李东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将军,前面做了很多介绍,也就不再累述。南亚战区分家的时候,即成立中东战区的时候,时任共和国副元首的裴承毅没有启用像苏劲辉这类资历更老的将军,而是让年仅55岁的李东石以陆军中将的身份出任战区司令(不久之后就晋升为陆军上将),主要就是李东石是他这一代将军(在2000年前后出身)中最稳重的一个,而且临危决断能力最出色。
从双方任命的战区司令就看得出来,在中东战场上,双方的底线都是不败。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优先保证不失败,再考虑如何取得胜利。
这一指导思想决定了中东战争的基本局面。
从双方的攻防态势来看,中东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站在共和国的立场上,就是以美以土联军积极进攻的“战略防御阶段”,双方为争夺主动权而频繁发起以消耗对方有生兵力的小规模战役的“战略僵持阶段”,以及集约集团联军掌握主动权后积极发起进攻的“战略反攻阶段”。
毫无疑问,2058年处于第一个阶段。
客观的讲,西约集团联军(土耳其在战争爆发前加入西约集团,以色列则在中东战争爆发后宣布加入西约集团)投入的兵力并不少。根据战后获取的资料,战争爆发时,已经到达或者即将到达中东战场的美军多达42万,地面部队的兵力在32万到35万之间(主要是一些由国民警卫队改编而来的作战部队的具体兵力不太明确,有的超员、有的则连八成兵力都不到);以色列国防军的总兵力在30万左右,其中地面部队不会低于24万;土耳其国民军的总兵力在80万以上,其中地面部队接近70万。即便除掉本土防御部队,西约集团联军也能投入100多万地面部队,总兵力则在120万左右(马耳他的军事力量微乎其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当然,进攻开始后,西约集团联军的兵力就不止120万了。即便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到西约集团联军停止大规模进攻的时候,美国、以色列与土耳其投入的作战部队分别为275万、87万与546万,总兵力超过900万。
同样的,集约集团联军投入的兵力也非常惊人。
中东战争爆发的时候,共和国中东战区的总兵力为24万,其中地面部队15万(3个主力战斗单位与3个预备战斗单位,且全部满员),伊朗国防军的总兵力为240万、伊拉克国防军的总兵力在110万到130万之间(伊拉克在年初就向俄罗斯与美国宣战,并且进行全**事动员,只是动员效率并不高)、叙利亚国防军的总兵力在70万到75万之间(叙利亚没有像伊拉克那样在大战爆发后就以共和国盟国的身份参战,因此只针对新增的安全威胁,适当动员了部分预备役官兵)、库尔德斯坦解放军总兵力在110万左右,即便考虑到伊朗与伊拉克都已向俄罗斯战场派兵,留在国内的军队不会很多,而且库尔德斯坦解放军的大部分部队都是武装民兵,集约集团联军在该方向上的兵力也在350万到400万之间。战争期间,除了共和国向中东战场大局增兵之外,伊朗、伊拉克、叙利亚与库尔德斯坦均进行了全面军事动员。根据相关资料,进入战略僵持阶段之前,共和国分数次向中东战场增兵180多万,几个盟国总共动员了500万以上的作战人员,加上其他盟国的援军,因此集约集团联军在中东战场的作战部队高达1100余万。
在一块面积不到100万平方千米的战场上,双方投入的兵力超过了2000万!
这是个什么概念?
要知道,即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上,双方投入的总兵力也就2000多万(不包括在战争初期被德军歼灭的数百万苏军,以及双方动员的敌后武装力量),而苏德战场的总面积将近600万平方千米。
更重要的是,这只是双方在中东战争的第一阶段,也就是几个月之内投入的作战部队。
相对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持续了将近4年。如果按照单位时间在单位面积内投入的作战人员来衡量的话,中东战争第一阶段的兵力密度是苏德战争的20倍,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兵力密度最大的一场战争。
当然,实际情况没有这么“糟糕”。
在巨大的兵力投入背后,是同样巨大的前后兵力对比,即前线作战部队与后方勤务部队的兵力比。即便按照比较夸张的估计,西约集团联军的这个数据在0.2左右,即大约5名勤务人员支持1名战斗人员。由此可以算出,西约集团联军投入的900万大军中,至少有750万后勤人员。即便考虑到前线部队的伤亡率远远高于后勤保障部队,即150万作战部队不可能同时在战线上作战,因此巅峰时期的参战人员不可能达到900万,西约集团联军后勤保障部队的兵力也在650万到700万之间。
因为西约集团联军背靠地中海作战,即地面后勤线相对较短,而海运效率远远超过了陆运,加上大部分海运船只的船员都是平民。而不是军人,所以在前后兵力对比上,西约集团联军占了大便宜。
可以说,这也是集约集团联军的总兵力要比西约集团联军多出200多万的原因。
受漫长的地面后勤线影响,集约集团联军的前后兵力对比肯定在0.1以下,在某些局部战场,比如北方的库尔德斯坦战场上,这一比例甚至在0.05左右。保守估计,参战的1100多万官兵中,在前线作战的不会超过150万,而且任何时候的前线作战部队总兵力都不会超过100万。这一点,从共和国陆军投入的兵力就看得出来。虽然在中东战争的第一阶段战斗中,共和国陆军投入了200万大军,但是除掉各战斗单位的后勤保障部队、增强的支援部队之后,实际作战兵力仅有120万,而这些兵力是陆续到达战场的,因此在任何时候,共和国陆军在前线的作战部队都不会超过100万,甚至不到80万。算上几个盟国的主力部队,前线主战部队在100万到150万之间是个比较可信的估计数据。
照此计算的话,中东战场上的兵力密度并没有大到连转圜空间都没有的地步。
对比16年前的中东战争,虽然交战双方投入的前线作战部队多了近2倍,但是考虑到战争的强度、战线的长度、波及的范围、以及同时在南北两个方向上开打。兵力密度随之增加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双方都是在战役期间陆续增兵,而不是从一开始就投入这么多部队。
可以说,这也正是中东战争的最大问题。
前面已经提到,战役开始的时候,美军投入(包括已经从美国出发、正在赶往前线的增援部队)的地面部队在32万到35万之间,而共和国的前线作战部队大约15万,算上各自盟国的主力作战部队,双方在战役开始时投入的地面部队总量不会超过100万。与2041年的中东战争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重点有所不同。
当年,在裴承毅的巧妙应用下。北方战线成为主战场(这也是美军惨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地理环境相对优越的南方战线反而受到冷落。
吸取教训之后,杜奇威从一开始就将南方战线定为主战场,即把主力放在以色列与戈兰高地,集中优势兵力打垮叙利亚与伊拉克这两个共和国的铁杆盟国,并且从黎巴嫩北上扫荡地中海东部沿海地区,解除东地中海航线受到的威胁,将南北战线连为一片。北方战线上则以积极主动的战术进攻稳住战线,利用小亚细亚的复杂地形、以及在过去10多年间构建的战略防线,挡住共和**队西进的步伐。按照杜奇威的计划,在顺利击败叙利亚与伊拉克之后,美以联军还将向伊朗进军,并且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