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烟漫天 第十八章 风起浪涌 (第1/3页)
如果说为了顾全大局。在做重大决策之前,裴承毅会再三权衡,更像经验老道的政治家,而不是身经百战的常胜将军,那么在同一情况下,袁晨皓就是个彻头彻尾、行事果断的军人。
8月8日,即得到元首授权的第二天早上,袁晨皓就签署了第一份与战争有关的总参谋长令,命令东北、西北与驻扎在中亚地区、朝鲜半岛的后勤部队彻查物资囤积情况,修缮物资仓库,检修运输设备,做好物资调动与装卸准备。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大战在即,后勤保障肯定放在第一位。
当然,对袁晨皓来说,要做的只是下达一道命令,其他的事情都由参谋按照早已拟定好的计划逐步展开实施。
不得不说,即便在裴承毅面前,袁晨皓也有所保留。
众所周知,早在2049年。还是安全副总理的裴承毅就将制订战争计划的重任交给了袁晨皓,时任国家元首的颜靖宇也授予了袁晨皓相应的权力。虽然针对世界大战的计划要比针对局部战争的计划复杂得多,不然耗费巨资为总参谋部搭建世界上最庞大的计算机群,但是一场世界大战前后也就几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持续6年),制订相关计划的时间也最多持续几年而已。在2050年初拿出第一份简要计划之后,总参谋部每年都会提交一份修改过的计划,并且在2053年与2056年提交了全新的计划。由此可见,袁晨皓手里不但不缺乏现成的战争计划,还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计划,并且立即加以实施。
袁晨皓在中央决策会议上显得底气十足,某些时候甚至不太给裴承毅面子,与如此充分的前期准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用一些内部人士的话语来说,如同裴承毅是最高决策层中不可否缺的统帅,在军队里面,袁晨皓也扮演着这样的角色。虽然在某些方面,比如指挥军队作战,袁晨皓并不具备不可替代性,但是说到谁最清楚共和国的战前准备,而且谁能指挥共和**队顺利完成战前准备,那就非袁晨皓莫属了。仅此一点,就决定了袁晨皓在共和**队中的重要性。
对其他国家来说,袁晨皓就完全是另外一个形象了。
前面已经提到,中东战争之后,大概在2042年前后,cia就将袁晨皓当成了头号策反对象。并且采取了专门行动。虽然到2055年之后,受大局影响,美国当局终止了这种极易引发战争的冒险行动,并且命令禁止针对敌对国高层领导人采取实质行动,但是美国的情报机构从未降低对袁晨皓的关注力度。根据军情局掌握的情报,2056年底到2057年初,也就是袁晨皓出任总参谋长前后,cia一度加强了对他的监视力度,并且针对是否由他出任总参谋长的各种情况做了预先判断。总而言之,在美国情报机构眼里,袁晨皓不但是共和国最有影响力的军人之一,还算得上是共和国的二号人物。
当然,关注袁晨皓,不仅仅是关注他的个人事务,还要关注与他有关的事情。
总参谋长令不是绝密命令,在下达的过程中会由多人经手,最终送交给基层部队,所以谈不上保密性。更重要的是,在美俄欧等国数百颗军事卫星的严密监视下,共和**队的任何调动都没有秘密可言,更别说数十处军事基地与数百座军事仓库的异常举动了。在袁晨皓下达命令之后不到2个小时。从日本海西部海域上空通过的一颗美国的侦察卫星就发现了元山港内的异常情况。又过了半个小时,相关的情报分析报告就出现在了nsa局长的办公桌上。在袁晨皓下达命令后大约3个小时,从nsa局长办公室打出的紧急电话搅乱了美国总统杜奇威的晚餐安排。与此同时,nsa的信息处理系统正按照紧急态势处理方式,将相关的信息发送给包括国务卿、国防部长、cia局长、国家安全顾问、参联会主席、北美防空司令部司令在内的美**政要员。
美国东部时间,8月7日23点30分,也就是袁晨皓下达了总参谋长令大约3个半小时之后,美国总统杜奇威在白宫召开了紧急会议,参会人员包括国务卿威廉姆斯、国防部长史塔克、cia局长刘易斯、nsa局长霍利菲尔德、国家安全顾问鲍布里奇、参联会主席洛克维尔上将与北美防空司令菲利普上将。
可以说,这些人就是杜奇威这套班子的核心成员。
史塔克不必多做介绍,他再次出任国防部长就是杜奇威的意思。威廉姆斯是前民主党资深外交家,在布兰迪诺政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