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全本 排行 记录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六十六章 多种可能
最新网址:m.shengxuxu.net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六十六章 多种可能 (第1/3页)

受时差影响,美国国会授予总统战争权的时候。裴承毅所在瓜达尔港已经是27日的凌晨了。因为知道美国当局不会耽搁太久,所以裴承毅一直守在电视机旁,看完相关的新闻报道后才去了战术指挥中心。

“这是上海计算机中心发来的数据。”

“推演结果?”

东方闻点了点头,替裴承毅推开了办公室的房门。“军情局的刘局长派人守着做完了整个推演,结论在最后一页,前面是详细的推延过程。”

“去把杨少勇他们叫来。”裴承毅把阅读器放在了办公桌上,“顺带让军官餐厅的师傅替我们准备点宵夜。”

“那我十五分钟后过来。”

裴承毅点了点头,在东方闻出去的时候,拿起了阅读器。

虽然作为一个比较传统守旧的军人,裴承毅更加相信直觉判断,但是与项铤辉等老一代将军比起来,他不但不排斥高科技,还懂得利用高科技带来的便利。

调整了战争计划后,裴承毅就给东方闻安排了一个特别的任务,找到军情局,利用国家计算中心的超级计算机,按照联合司令部提出的几套方案,对中东战争的进程做了一次全面推延。准确的说,因为有好几套方案,所以是好几次推演。

因为时间紧迫,来不及制订更加详细的作战计划。所以裴承毅没有别的选择。

如同预测天气一样,预测战争进程一直是项“庞大”的工程。严格说来,最多只能从总体上预测战争进程,不可能详细到基本层面,比如在什么时候伤亡多少官兵等等。因为战争本身的不可预测性,所以才要求指挥官制订足够详细的作战计划,准确的说,是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准备。因为计划永远比没有变化快,所以要求前线军官、特别是临阵指挥的基层军官具有足够高的素质。从某种一样上讲,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就体现在基层军官身上。

裴承毅要的不是一次准确的预测,而是对整个战争的详细直观的了解。

从某种意义上讲,指挥官能否对战争一个全面直观认识,也就是常说的“大局观”,将决定战争的最终结局。拿印度战争来说,如果不是在战争爆发前有非常直观的认识,即共和国必须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并且要在损失不是太大、破坏也不是太大的情况下取得最终的胜利,恐怕裴承毅也不可能取得如此圆满的结果。与印度战争作为反面教材的就是马岛战争,因为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整场马岛战争中,裴承毅都处于“无目的”状态,即不知道该把战争往哪个方向推动,也就无法集中力量取得胜利。在指挥这场战争的时候,裴承毅最初的状况与马岛战争期间的遭遇非常相似,即没有明确的总体认识,不知道该如何推动这场战争。也就不知道该朝哪个方向努力。直到回国参家战前会议,与苏劲辉、李存勋、颜靖宇等人谈过之后,裴承毅才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也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知道该如何打这场战争,以及该为什么样的结局而努力。

非常可惜的是,在他明白这一点的时候,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不得已,他只能借助科技的力量。事实上,他还得借助军情局的帮助。

要对战争进程进行分析,除了需要由裴承毅提出大体的作战方式之外,还得提供交战双方的兵力对比、部队作战能力、军事力量投送能力、后勤保障能力、情报搜集与处理能力等等重要数据,计算机才能进行全面分析。毋庸置疑,要想取得这些关键数据,就得请军情局帮忙。

阅读分析报告的时候,裴承毅把重点放在了美军的那些相关数据上。

结果让他有点吃惊,即美军的投入能力远没有想像中的强大。按照军情局提供的相关资料,除了部署在土耳其境内的美国陆军欧洲军团的先头部队之外,在战争爆发后的一周之内,美军最多投入两个陆战师,而且最先到达的陆战1师肯定会部署在以色列,帮助以军守卫戈兰高地。为以色列进行战争动员争取时间。也就是说,杜奇威能够动用的第一支主力部队是留在吉布提的陆战2师,也就是他的“娘家”部队。

作为优秀的军事指挥官,裴承毅不可能不知道这个因素会有多大的影响。

不多时,杨少勇等几个主要参谋就在东方闻的带领下来到了裴承毅的办公室。

“看过刚收到的推演报告了吗?”裴承毅一边说着,一边从抽屉里拿出一包香烟,递给了坐在下手处的杨少勇。

杨少勇一边拆开香烟上的包装纸,一边说道:“大概看了一下,与我们预料的差不多。”

在杨少勇开始散烟的时候,裴承毅把目光转向了胡荆安。

“美军的处境不比我们理想,这是一场非常艰难的战争。”

“巧妇难为无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shengxux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