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五十七章 强中自有强中手 (第1/3页)
如果说战术灵活多变的话。那么战略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
印度战争之后,世界格局一目了然。虽然在普通人看来,顺利击败印度之后,共和国进入巅峰时期,肯定会在霸占了东亚、东南亚与南亚的基础上,迅速对外扩张,在北面的蒙古、东面的西太平洋、南面的菲律宾与澳大利亚、西面的中亚与中东,乃至更加遥远的南美洲与非洲大陆上有所作为,但是真正的政治家都知道,在长达20年的战略扩张期之后,共和国确实达到了现阶段的鼎盛时期,却不会继续扩张。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国际局势悄然转变。
毋庸置疑,共和国的头号强敌仍然是美国。
与共和国相比,美国则经历了长达20年的衰退期。可以说,共和国在战略上每前进一步就等于美国退一步。西太平洋上,美国已经退出了第一岛链,在第二岛链上也只能勉强站稳脚跟。西南太平洋上,虽然印度尼西亚仍然保持中立,没有与共和国缔结盟约,但是美国已经全面退守澳洲大陆。把印度尼西亚当成了双方的缓冲区。印度洋上,除了孤悬的迪戈加西亚之外,美国只能在红海南部与澳大利亚西部地区还有几处军事基地。美国针对共和国的战略包围圈已经彻底崩溃,战略优势不再明显。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短短20年,美国与共和国的战略关系已经彻底改变,由强弱分明变成了强强对立。
在此情况下,美国需要的就是一个机会。
事实上,伊朗战争之后,美国等的就是一个机会。
半岛战争中,美国迅速收手;日本战争期间,美国见死不救;印度战争中,美国袖手旁观;事实上不是美国不想插手,而是美国当局认为时机还没有成熟。不管怎么说,这三场战争都是由共和国主导的战争,就算美国拼出全部力量,有可能在战争中挫败共和国,也要为此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甚至会在毫无胜算的情况下与共和国直接开战,最终让美国的干预行动变得毫无意义。
美国需要机会,但是不需要共和国“提供”的机会。
站在美国的立场上,需要的是亲手创造的机会。换句话说,精通国际斗争与大国博弈的美国当局非常清楚,只有在掌握了主动权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扳倒共和国。而要掌握主动权,就得亲手创造机会。事实上,在大国斗争中。对手的任何破绽都有可能是圈套,共和国能够在短短20年内迅速崛起,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帮助共和国登上辉煌巅峰的所有机会都是由共和国当局亲手创造的,而不是别人给予的。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在21世纪最有才华的总统亲手策划了中东战争。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资料,排除运气等等因素之后,布兰迪诺完全算得上是美国有史以来最有才华的总统之一。换句话说,布兰迪诺差的就是运气。说直接点,如果他面对的不是共和国有史以来最有野心的元首,他的成就肯定会非常瞩目,甚至有可能成位国会山上的第五位总统。也正是如此,在普通人看来,布兰迪诺的才能主要体现在经济上,因为在他的努力下,美国走出了大萧条,迎来了21世纪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高速发展周期,保住了世界大国的地位。客观的讲,布兰迪诺的才能绝对不止管理经济那么简单。事实上,有能力管理好经济的总统,在其他方面都不会差到哪里去。美国历史上有名的民主党总统,比如富兰克林.罗斯福、约翰.肯尼迪、比尔.克林顿都是才华出众的总统。因为缺乏运气,所以布兰迪诺的其他才能并不为人所知。
从某种意义上讲,布兰迪诺仅比王元庆差那么一点点。
在军情局提供的资料中明确提到,马岛战争就是布兰迪诺一手策划的,其根本目的是要试探共和国的底线,即共和国会不会为了一个重要盟国卷入一场大规模地区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让布兰迪诺坚定了信心,即共和国会想尽办法帮助盟国取胜,却不会贸然卷入一场打不赢的地区战争。正是如此,马岛战争才在即将失去控制的时候突然结束,随后陷入了长达数年、而且至今还遥遥无期的停战谈判之中。
问题是,布兰迪诺的很多战略谋划都在王元庆的掌握之中。
别的不说,2038年的叙以战争就是一场由王元庆谋划的地区性战争,而且是一场针对美国的地区性战争。虽然在这场规模小得不能再小的战争中,作为共和国准盟国的叙利亚大败亏输,但是以色列并没因此占到便宜,因为在此之前,叙利亚的国防实力不足以对以色列构成威胁,而在此之后,叙利亚的国防实力仍然无法对以色列构成威胁。如果算上这场战争对叙利亚、乃至所有阿拉伯民众所产生的影响,即点燃了阿拉伯世界的民族主义情绪,那么以色列与美国都是输家。
更重要的是,这场战争让共和国的策略再次变得模糊。
也就是说,叙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