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一百零二章 宏伟蓝图 (第1/3页)
图
来到位于大西北的国家物理实验中心。裴承毅即被宏伟的地下建筑群震住了,又对自然环境改造工程惊叹不已。
20多年来,国家物理实验中心的扩建工程从未停止过。
在纪佑国与赵润东时期,国家物理实验中心属于最高国家机密,别说具体位置,共和国政府从未承认其存在过,物理实验中心的所有研究成果由联合研究机构,也就是所谓的“xx所”或者“xx实验室”对外公布。军情局还制定了一个“终极计划”,即在物理实验中心受到威胁的时候,引爆安装在实验中心底层的核弹头。虽然到了王元庆时期,军情局并没撤除埋在地底的核弹头,但是国家物理实验中心也不再那么神秘,除了以“实验中心”的名义公布各项科研成果之外,政府也以半官方的态度承认了物理实验中心的存在。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2032年的财政预算,因为在2031年通过的《预算法(修正案)》规定,政府必须向全体代表大会解释每一笔预算的用处与支出情况,每年用在情报、科研、国防等领域的秘密预算,也就是不公布细节开支的预算不得超过预算总额的3%,而2032年的财政预算中,秘密预算超过了总预算的3%,所以在提交全体代表大会审议的时候。数十名委员联名要求中央政府公布秘密预算的细节开支情况。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王元庆亲自公开了一笔与物理实验中心有关的,多达2400亿元的秘密预算。
虽然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王元庆公开物理实验中心的秘密预算,主要目的是向美国施压,迫使美国在基础科研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减缓美国的经济复苏步伐。要知道,当时大萧条刚刚过去,全球经济正在强劲复苏,如果能够给美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对共和国肯定有好处。更重要的是,当时美国正在积极支持印度,妄图用印度来牵制共和国,使共和国的经济发展出现问题。如果不是这些因素,王元庆大可在预算上打太极拳,比如将部分用在国防与情报上的预算公开,从而将秘密预算控制在总预算的3%以上,不用在全体代表大会上公开秘密预算的详细内容。但是必须承认的是,王元庆此举,等于变相承认了共和国与美国的冷战关系,因为只有把秘密预算转变成正式预算,才能突破3%的限制,为国家物理实验中心争取到更多的经费,加快基础科学研究。要知道,即便在20世纪的美苏冷战时期,双方的科研投入都在中央政府财政预算的3%以上。在新的产业**时代,科学技术的意义更加明显。说简单点。共和国能够在电力**中领跑,就是在“材料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率先开发出了超导材料。
对物理实验中心来说,身份曝光之后,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藏着掖着了。
从2032年开始,除了2035年受战争影响没有获得额外拨款之外,物理实验中心每年都能获得追加拨款,其中很大一部分都用来改善周边自然环境。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物理实验中心,在得到王元庆同意之后,物理实验中心除了继续承担与“炎黄计划”有关的重要科研项目之外,还在更多的领域展开研究,其中就有数个与气象有关的科研项目。
当时,物理实验中心承担的第一个气象科研项目就是“沙漠治理”。
早在21世纪20年代末,该项目就得到实验中心主任纪小吉教授的高度支持,不但成立了科研组,还获得了国家拨款。问题是,在是否需要对对沙漠进行治理的问题上,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不少人认为,沙漠是地球生物圈的组成部分,除了不太适应人类生存之外,却是很多其他生物的家园。没有必要治理沙漠。当然,基本上所有学者都认为,必须对“沙漠化”进行治理,也就是防止沙漠扩大。受此影响,在气象研究上,物理实验中心的第一个项目就是遏制沙漠化,而物理实验中心就位于沙漠之中,所以研究工作在物理实验中心的头顶上展开。
经过数年努力,遏制沙漠化的研究已经初见成效。
从空中俯瞰,如果不考虑四周的漫漫黄沙,恐怕没有任何人相信,被树丛与草地环抱着的湖泊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更不会有人相信,几年之前,这里还是终年风速都在七级以上的不毛之地。
进入位于地表以下数十米的实验中心,裴承毅才算开了眼界。
也许,用“冰山一角”来形容实验中心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关系再合适不过了。
与20年前相比,物理实验中心的最大变化就是增添了一座直径超过15千米的环形回旋粒子加速器。虽然美国已经在数年前宣布,将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中建造一座能够将质子加速到光速的99.9999999991%的环形粒子加速器(物理实验中心的环形粒子加速器只能将质子加速到光速的99.999999991%),从而在基础物理研究上超越共和国,但是共和国没有针锋相对的提出建造规模更大的环形粒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