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八十章 第一次 (第1/3页)
5月3日下午,在炮兵的支援下。阿军开始攻打港区。
虽然只有12门重炮,而且弹药不是很充足,但是与几天前相比,战斗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事实上,阿根廷港不是攻不破的堡垒。
前面10天,阿军寸步难进主要是兵力太少,没有重火力,面对皇家陆战队的简易防御工事都束手无策。别的不说,在阿军停止大规模进攻的前一天,也就是4月24日那天,在前进了不到50米的情况下牺牲了117名官兵,还有200多人负伤。正是如此大的伤亡,让阿根廷陆军不得不停止进攻。说白了,在后勤补给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阿根廷陆军无法向岛上派遣更多的作战部队,也就不可能用人海战术打下港区。
因为皇家陆战队主要依靠简易工事,所以重炮带来了决定性的变化。
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炮兵的威力,准确的说,是尽量节约弹药,因为按照裴承毅的计划,在击溃特遣舰队之前。登岛部队别想得到更多的弹药了,进攻开始之后,除了阿根廷陆军在正面推进之外,由闵瑞麟率领的华安军团也参加了战斗。虽然军团的战士没有与阿军官兵并肩冲锋,但是他们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即为阿根廷炮兵指示目标,对港区内的防御工事进行精确炮击。
毫无疑问,推进速度并不快。
当然,这不是什么问题。
阿根廷港本来就不是什么重要港口,只有一条码头可以供万吨级舰船停靠,平常主要为小型船只提供服务,因此港区的面积并不大。
当然,阿根廷陆军也没有把希望完全寄托在12门重炮上。
虽然运送装甲战车的船队要在夜间才能到达,但是在一群雇佣兵的指点下,阿根廷陆军官兵因地制宜,采用一些土办法制造了一些重型装备,比如在四周焊上钢板、顶部垒起沙袋的重型卡车,经过特殊改装的推土机等等。进攻开始后,这些“土制重装备”迅速派上用场,成为阿根廷陆军官兵手里的利器,结合12门重炮提供的精确火力打击,除了推进速度非常缓慢之外,阿军的损失并不大。
战斗进行到傍晚,阿根廷陆军的突击部队已经推进了100多米。
按照阿军喊出的口号,将在4日凌晨前攻占仓库。
收到消息的时候,裴承毅并没得意忘形,而是联系了杨少勇。让他尽快给闵瑞麟的华安军团安排作战任务,装甲战车到达之后,华安军团立即投入地面战斗,集中力量攻打英军的指挥中心,如果不能迫使港口内的皇家陆战队缴械投降,最迟不得于5日12点之前占领整个港区。
作战命令非常明确,休息了10天的雇佣军团该有所作为了。
19点15分,天色还没有完全黑下来,运送装甲战车的8艘超豪华游艇到达,为岛上的阿军送来了1个装甲营的12辆主战坦克、22辆步兵战车、8辆自行火炮,以及大约2000吨各类弹药。
按照原先的计划,还应该运送一个营的阿军官兵过来。
因为只剩下一天,加上2艘大型快艇被皇家空军炸沉,运输能力受到限制,所以裴承毅不得不临时调整作战部署,把阿根廷陆军装甲营的官兵留在了里奥加耶戈斯,让闵瑞麟指挥的军团临时客串装甲兵。
万幸的是,军团的官兵都会操作阿军的重装备。
别看只有10多辆坦克与20多辆战车,在狭小的阿根廷港,这点装甲力量足以决定战斗的结局。更重要的是,英军根本没想到阿军能够把坦克送上岛。也就没有准备多少反坦克武器。
随着装甲部队参战,正在做困守之斗的英军迅速崩溃了。
4日凌晨不到,闵瑞麟亲自率领的突击部队冲入了皇家陆战队的指挥部,也就是马岛英军的通信中心。
为了避免授人口实,闵瑞麟等雇佣兵没有出面,把最后的工作交给了阿军官兵。
在枪口的威胁下,皇家陆战队的指挥官下达了投降的命令。
不得不说,英军官兵非常“理智”。
皇家陆战队的指挥官托德纳姆上校下达投降命令的时候,另外一支由雇佣兵组成的突击部队还没能进入仓库区,也没有控制仓库。也就是说,负责守卫仓库的皇家陆战队有机会引爆早就安放好的炸弹。事实上,皇家陆战队并没炸掉仓库,而是把仓库与数十万吨物资移交给了阿军。战后,托德纳姆上校与负责守卫仓库的内昂斯少校均遣返回国,并且在不久之后因为压力太大而离开了英国,托德纳姆上校移民印度、一直活到113岁,内昂斯少校则去南非当了雇佣兵、5年后在纳米比亚内战中丧生。
皇家陆战队手下留情,为阿军提供了最大的帮助。
几十万吨物资,足够消耗数个月之久。也就是说,即便特遣舰队夺取了制空权与制海权,让阿军无法继续向岛上运送物资,阿根廷当局也不用急着结束战争,可以用最有利的方法对付特遣舰队。
毋庸置疑,马岛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