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王廷惊变 (第1/3页)
接下来两天时间,萧浩继续游山玩水,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不断地感悟先贤的智慧。萧浩学习古文字等,不仅仅是为了所谓的写符,还为了了解古代的秘辛。既然在这个世界,就要了解这个世界!
实际上,还有一个隐隐的不成熟的想法,那就是既然人族的古文字可以惊天地泣鬼神,必然有其魅力所在。或者说,应该有正确的使用方法!这种使用方法,就应该从文字本意、古人的语言习惯、生活环境等当中去寻找。
就如同文言文和白话文,为什么文言文的语义很难准确的翻译出来,有人提出各种解说;但萧浩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古文应用了文字的“一些”含义,而白话文仅仅只用了文字的“表面一点”含义。
为什么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里不是要你真的去读书读百遍!这里的读应该读“dou”,句读意思!所谓的“书读百遍”是将古文按照不同的断句方式阅读多次。如果真心阅读古文的话就会发现,有些字段这样断句能读懂,那样断句也能读懂。
为什么?很简单,那些真正大才的文章,整篇文章其实就是一句话,所以它就不需要断句!而后人想要去阅读,就要“书读百遍”!有人说,古人真傻,连简单地标点符号都不用;实际上古人要是能开口,就会说——后代人真不孝,先辈的智慧都被丢掉了。
总之一句话,在人类的发展中,古人将文字,当成了神圣的代表,他们将一些天地至理等蕴含在文字中;但后代人却渐渐地将文字当成了工具,以至于真正的内涵消失了,而仅仅只剩下表面的意思。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代代人前赴后继的解释圣人言论,却不知道,越是解释,与圣人的本意就相差越远!最后,根本就是驴唇不对马嘴!
萧浩这个时候,静静地地上写下一个“牢”字,而后心中默默地解析这个字的含义。所谓“牢”,最初不是监牢,而是圈养祭祀品的地方,这个祭祀品就是牛羊,所以牢还有一个异体字,下面是“羊”。
所以,文字诞生时代的“牢”。代表的是一种没有自由的美好,一种没有未来的奢华——祭品的待遇,那可是比贵族都要舒适,尤其是要宰杀祭祀的时候,那更是幸福的要死——所以死了。这里面有一种危机中的美好的意味。祭品在最后要吃好的穿好的等,这个习俗倒是延续下来,犯人最后可以饱餐一顿的。
每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