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绿水清清(六) (第1/3页)
第十四卷第七章绿水清清(六)
了这许多线索,绿绮对廖水清的身份已经心中有数,犹豫是否要继续说下去,毕竟廖水清的身份实在不同寻常,心中正在七上八下,无意中瞥见廖水清似笑非笑的眼神,心道示弱并无用处,沉吟片刻,绿绮缓缓道:“小女子不敢妄自猜测,只是观先生气度,绝非屈居人下之辈,听先生言谈,定是手握重权,位比王侯,先生既是女子,就绝不可能是汉王殿下,先生曾提过膝下有数女,但是绿绮素闻先生多年来跋涉江湖,终年不息,应该没有多少时间生育子女,想必是尊夫姬妾所出,以先生的人品才貌,尊夫竟然还要三妻四妾,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了。”说到这里绿绮俯身再拜道:“小女子绿绮叩见汉王妃殿下千岁。”
廖水清含笑起身,亲手将绿绮搀扶起来,摇头道:“你这丫头倒是会东拉西扯,还居然让你猜中了,不错,我便是汉王正妃,益州的主母,只是廖某过不惯养尊处优的日子,故而以在佛寺清修为名,改扮男装奔波江湖,虽然比不得禹王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年到头也只有几日在家,更是很少以王妃身份与人见面,所以天下人大都蒙在鼓里。”
绿绮见廖水清满眼都是笑意,胆子更大了几分,便轻笑道:“其实绿绮尚有旁证,那位古伯伯在王妃身边伺候,本是侍从身份,却与王妃殿下如此亲近,毫不避嫌。绿绮便猜到了几分,更何况以火凤郡主昔日的身份威势,家师尚且俯首称臣,先生却能够与她结交为友,只凭‘河伯’二字,只怕是不行地,先生既然并非西门前辈那般的宗师,那就只有可能是王妃身份了。”
廖水清闻言哭笑不得,伸出食指在绿绮眉心点了一下。道:“你这丫头,还真是心细如发,老古原本是前朝内宫供奉,因与拙夫有旧。国破之后逃到益州避难,后来拙夫见他武功高强,这才请他留在我身边侍奉,二三十年朝夕相处。我早已经将他当成亲人看待,想不到竟被你据此看出端倪。至于我与郡主的交情……”说到这里,廖水清一声长叹,黯然道:“你说的也不错。当年的火凤郡主侵掠如火,不动如山,虽非九五之尊。却已有帝王威势。我若当真只是一个会治水的贤士。只怕早就甘心情愿投到她帐下了,只可惜廖某还是汉王正妃。李家的主母,一言一行,都有可能牵涉到天下大势,所以就只能以友朋相待了,更可惜的是,为了廖某的一丝执念,双方终于反目成仇,廖某愧对郡主,愧对幽冀敬我重我地万千百姓,廖某至今忆起往事,仍觉汗颜无地。”
绿绮心中不禁生出疑惑,虽然与廖水清相处时间不长,却也觉得此人绝非冷血绝情、背信弃义之人,当年廖水清究竟做了什么,才会被火凤郡主视为背叛呢?还未等她想清楚,耳边已经响起廖水清略带疲惫的声音道:“当日郡主出兵之际,便遣使者前来见我,约定两家联手席卷中原,倾覆杨氏,到时候为帝为王,各凭本领,只是我却让她彻底失望了。”绿绮这才发觉,原来自己方才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疑问说了出来,不禁有些尴尬,但是机会难得,谁知道日后是否还有机会向廖水清请教呢,所以她忍不住追问道:“据小女子所知,当日郡主起兵,汉王、王都曾起兵呼应,为何郡主还会失望,而且兵者,国之大事,纵然汉王与王妃都不愿擅动刀兵,这也是情理中事,为何郡主会认为王妃背叛盟约呢?”
廖水清冷笑道:“摇旗呐喊也是呼应,真刀真枪也是呼应,当日郡主起兵,惟有南宁、益州可以为翼助,只是王麾下的南疆雄兵虽然彪悍,一来道路艰险,二来不服水土,三来有唐家相阻,纵然拔城夺寨,势如破竹,也不能影响大局,不过是能够威慑唐家的后方,迫使他们不敢全力加兵河东罢了,只有益州地兵马才有可能威胁杨家的根基——关中。昔年楚汉相争,汉高祖据益州,出关中,终于成就帝业,东汉末年,三国争雄,魏汉相争,诸葛孔明六出祁山,姜伯约九伐中原,皆是为了夺取关中,益州若想夺取天下,必先取关中,才有一线可能,郡主与我约定一起出兵,她攻河东,我攻关中,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郡主自然不会以为我另有想法。”
绿绮心中疑惑,迟疑着问道:“王妃殿下,小女子虽然不懂军略,也知道郡主之议的确双方得利,益州若能趁势逼取关中,成则可奠霸者之基,事若不济也可从容退兵,料想杨家为了大局着想,也不敢过分追究,为何王妃殿下竟然会觉得不妥呢?”
廖水清深深地望了绿绮一眼,淡淡道:“第一不妥,其时君臣名分初定,天下一统,虽有藩镇割据之患,黎民百姓却已经可以稍加喘息,民心思安,郡主于此时起兵,虽然是杨家挑衅在先,仍然是不合天时,一旦战祸连绵,天下苍生饱受荼毒,自然会对郡主生怨,幽冀虽然兵精粮足,二州之地也难以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