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一卷 筑城 第三十四章 称上的感悟
最新网址:m.shengxuxu.net

第一卷 筑城 第三十四章 称上的感悟 (第1/3页)

石灰的功能受到了大家的认同,对于铸造围墙最后的疑虑也被打消。

对于制砖和砍伐树木,这种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也从心底认同了它的必要性。

其实在此之前,天龙部落的生活艰辛,更多的只是指食物的收集和生存环境的恶劣,众人以前的渔猎和采集等生产活动,基本属于放羊的行为,懒散而没有效率。

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品质,应该是在定居和依附土地之后所形成的。

是王天让他们提前领略了辛苦劳作的滋味。而共同的高强度劳动,进一步加强了部落众人之间的情感依赖和对团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人类一直要到国家出现以后,才开始了有目的的筑城,和自发的有规模的长期性人口聚集。

在此之前,人类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获取食物和掠夺地盘以及人口之上。

这符合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所提出需求层次理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也就是王天这个穿越者,不按历史规律出牌。

他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穿越之初,对于安全的担忧,让他几乎是调动了部落的所有力量,来进行筑城这一件事情。

马克思在研究资源分配时,以孤岛求生的鲁宾逊的故事为例指出:“不管他生来怎样简朴,他始终要满足各种需要,因而要从事各种有用劳动,如做工具、制家具、养羊驼、捕鱼、打猎等等。⋯⋯尽管他的生产职能是不同的,但是他知道,这只是同一个鲁宾逊的不同的活动形式,因而只是人类劳动的不同方式。需要本身迫使他精确地分配自己执行各种职能的时间。在他的全部活动中,这种或那种职能所占比重的大小,取决于他为取得预期效果所要克服的困难的大小。”

而王天倾尽全力做着筑城这一件事情,这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这既不符合需求层次理论,也与统筹统计学中的“煮茶理论”相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shengxux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