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四章 改革 (第1/3页)
第两百八十四章改革
赵玉虽然走了,但是朝会还是要开。李纲身为监国,站在龙椅的一旁.也有太监在旁边喊:“有本上奏,无本退朝。”按照原本监国,一般都是太子监国,或者是亲王监国,也有大臣监国的少数例子。赵玉没有立储,显然对群王爷人品和能力信不够,于是就弄出了宰相监国,当然,历史上不是第一个宰相临时监国。
“臣有本!”欧阳出首。
“奏来!”
欧阳道:“巴蜀羌族不服王化,先有囚禁我大宋钦差,现在又袭击我大宋边贸。其不仅不感恩我大宋历年来的照顾,而且还恩将仇报,害我大宋子民,祸乱一方。所以臣认为,应当立刻出兵,剿了他们。”
李纲道:“陛下临走时交代,羌族一事,让大家先计较个办法,等她回来再做处置。”
欧阳道:“李相,而今羌族嚣张跋扈,如果不派兵围剿,等陛下大半年后回来,恐怕危害一方不说,而且还会让边关矛盾恶化。”
李纲考虑一会道:“即使是这样,还是先要奏明陛下,由陛下进行裁决。再说,我等都无调兵之权。”
“恩……”欧阳考虑一会后转身道:“李纲身为监国,遇事犹豫,不敢下定论,不敢负责任。所以本相恳请诸位大臣同意开朝议,让大家***表决李相是否交出监国之权。”
“……”李纲一愣,他没想到欧阳把矛头对上自己。诚然,欧阳说得也没错,赵玉任命李纲为监国,这种奏本李纲是要负责的,不能再把皮球踢给赵玉。
欧阳这边道:“经过本相调查,羌族不过四千来人,青壮不过两千来人。但却逼迫我五千万人的大宋隐忍。这是何道理。既然李相不敢决断,还请让出监国之权。本相必然会做出出兵计划书,得诸位朝臣批准后施行。”
一名大臣道:“欧相说得有理,监国者不可推却责任。欧相是办实事之人,还请李相答应,朝议监国权。”
“虽然皇上是交代李相监国,但是朝议结果可以报给皇上,无论结果如何,臣看皇上也不会不批才是。”
李纲看下面人蠢蠢欲动,这才明白,这是有预谋的夺权啊!不过李纲不会去想欧阳要造反,因为监国并没有出兵权。即使要出兵,也要皇帝的批准才行。李纲自问自己没有魄力敢调动军队对羌族下手,但同时也同意欧阳的说法,不能等赵玉回来后再处理羌族。想念到此,点头道:“明日朝议,看由谁监国!”赵玉左右去的不远,如果赵玉感觉欧阳胡闹,一句话就可以搞定。
……
李纲陈词:“皇上远行,托臣监国。就想安定地方,不要再起纷争。朝廷安定,百姓自然安定……”
欧阳则说:“民要养、匪要剿。如果我们不重视商人、百姓们的意见,他们被人欺负找谁说理去。不能粉饰太平,不能姑息养奸。发生事情就是发生事情,我们要实事求是想办法去解决这问题。今天的事,今天解决。不仅是指羌族……”
两个人风格是不一样的,李纲行事老成,必要时候会牺牲局部利益,粉饰太平,维护和谐。总的看起来他就象是一块盾牌。而欧阳则是锐意进取型的,如同一把利剑,问题出现,无论大小都要解决,为解决问题他可以不惜代价。
欧阳亮相夺权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但是很多人也表示理解。边贸的商业活动已经接近不可调和的地步。国家原先的政策不仅损害了国家的威信,也损害是商人们的直接利益。赵玉连续采取忍让的手段,但大家明白,欧阳是不会忍让的。此人虽然读的是儒学,但行事干练,讲究是公平二字。
欧阳道:“我已经拟了公文,如果群臣们同意由我来监国的话,我就发出公文请皇上许准,随同的还有可以调动东京卫戍三万禁军前往巴蜀边境剿匪的公文。另外,我如果监国,将采取群议办法。比如说要不要对一些产业调节税利?大家也知道,现在米价波动很大,很多原因是因为税利过高引起,还有茶叶税,欧阳修订的,也跟随不上大宋社会发展步伐,也要改一改。能做多好我不保证,我只能保证,如果大家拥护我监国,第一,不对外丢了面子,我们不欺负别人,但别人也别想来欺负我们。第二,重点改善民生,对暴利行业进行增税,对生活用品行业进行减税,降低百姓必须品的价格。第三,提高大米、小麦粮食价格,刺激农民种田积极性。第四,商业市场规范的健康的发展,实现互盈互利的原则……”
欧阳总共说了十条,李纲一条都没说。互相一比,大家都知道该选谁。从政策面看,欧阳比较具有侵略性,欧阳是寻找问题,或者是询问可能发生问题的问题进行解决。李纲是发生了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