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苏丹的野望 中 (第1/3页)
ps:刚刚发现一个错误,主角他们传送到这个时代的游艇“白鸟号”吨位是15吨,而不是150吨,不小心多打了个0,以至于超出了王秋同学的传送能力极限……现已修正过来,很抱歉。
——————————————————
悬挂着无数丝绸帐幔的御用营帐内,穆罕默德二世苏丹又一次独自弯腰凑到地图桌边,俯身仔细端详着桌上根据间谍们提供的情报,由能工巧匠精心制作而成的君士坦丁堡城防模型。
——东罗马帝国的战略重心,始终都在它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这座城市在欧亚两洲的交点上,控制着小亚细亚与巴尔干之间的东西交通,以及来往于地中海与黑海之间的海运。其军事和经济价值都非常重要。这座都城的地理布局不仅对其本身的防卫极为有利,而且对整个帝国也能提供适当的战略掩护;君士坦丁堡不仅是东罗马国防体系的关键核心,而且对全国各地区的防务,更是能够发挥统筹协调的功效。
所以,立志于取代东罗马帝国,成为新一代地中海霸主的土耳其人,无论花费多么庞大的代价,付出多么惨重的牺牲,都一定要把这座城市拿到手——否则的话,他们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等于在核心腹地被挖掉了一块,仿佛一个人没有了心脏,永远都是不完整的。
但问题是,君士坦丁堡并不容易攻破。即使在东罗马帝国已经衰微至极的现在,也依然如此。
——东罗马帝国之所以能够延续千年,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其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坚固防御体系,足以抗拒冷兵器时代的一切攻击,并凭借城内囤积的人力物力,一再构成帝国重建的基础。而每当帝国的敌人出现颓势的时候,凭着这座首都的资源和地理优势。甚至还能领导帝国再度走上胜利和征服的途径。
若是从高空中俯瞰下去,这座伟大的城市呈三角形,它南临马尔马拉海。北濒金角湾,保卫城市南北两侧的海滨围墙比较低矮,之前尝试攻打君士坦丁堡的敌人。比如说阿拉伯人、波斯人和西欧十字军,一般都喜欢水陆并进,就是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容易打开的突破口。不过,金角湾的入口处被拉上了碗口粗的巨型铁链,很难从海上破坏和突破。而且,以中世纪的造船水平和海运能力,想要让船只深入细长狭窄的金角湾,顶着石块和箭雨登陆大部队,也是要冒着很大的风险的。
——所以,除了有内奸配合的第四次十字军之外。他们全都没有获得成功。
最后一道面对开阔陆地的城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提奥多西城墙,由于城外就是色雷斯平原,因此这段城墙不仅体型高大巍峨,而且被设计得复杂无比——提奥多西城墙从外向内依次为外护墙、护城河、护城河内墙、陡坡护壁、外城台、外城墙、内城台、内城墙。外城墙高约八公尺。内城墙高约十二至二十公尺。城墙外侧陡立,用花岗岩巨石砌成,墙顶为人行道和作战平台,并有雉堞掩护士兵。城墙内侧为斜坡,有岩石护墙、藏兵洞和仓库。外城墙和内城墙上耸立着九十六座塔楼、三百多座角楼和碉堡,四方形的塔楼凸出城墙约五公尺。平均间距六十多公尺,形成强大的火力支持系统。
如此巍峨高大的城墙,同巴尔干山脉这一天然屏障连在一起,充分保证了君士坦丁堡陆地入口的安全。
由于防御工事极为强固,君士坦丁堡向来被誉为天下第一的要塞。每当有敌人出现在郊外的时候,都会恐惧不安地仰望向那道绵延不绝的提奥多西墙,以及高耸无比的众多楼塔,对这雄伟的城市深感震撼。
这些构成城墙的石块,曾经嘲笑过放肆地蜂拥而来的野蛮人游牧民族,嘲笑过波斯人、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的多次进犯,直至今天也还在嘲笑着人类的一切战争工具,无论是古代的撞车、冲车、抛石机,还是刚刚出现不久的早期火炮,都无力砸开这个坚不可摧的乌龟壳,只能对着高耸巍峨的城墙望而兴叹。
上千年来,君士坦丁堡的城墙被历代东罗马皇帝一再加固、重修,堪称固若金汤,实是尽善尽美的象征——这座城市在历史上的寥寥几次陷落,都是因为有内奸配合献城,而不是从城墙外面用暴力砸开。
穆罕默德二世苏丹自认为比谁都了解这堵城墙和它的威力。登基即位的这几年来,无论梦中或是夜半醒来,他心中念念不忘的只有一事,就是如何摧毁这道坚不可摧的城墙。他的案头有成堆的敌方堡垒的图样、尺寸、平面图,对城墙前后的每一块高坡、每一处洼地、每一条河流的走向,全都了如指掌,他的工程师们同他一起反复考虑过了每一个细节……并且最终找到了敲开这颗硬核桃的趁手工具。
——那就是有史以来最可怕的巨型火炮!
——————————————————————————————
“……禀报伟大的君主!乌尔班工程师已经押运着攻城大炮,抵达君士坦丁堡郊外的前线阵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